日韩欧美日韩在线/午夜黄色av/免费日韩在线观看/国产春色

我們不是特訓學校。我們把心理學和教育學相結合,沒有高壓和體罰,轉化效果顯著。

當前位置:首頁 > 成功案例
成功案例

心理失衡 不合群 成功轉化案例

心理失衡 不合群 成功轉化案例

  小李,在來我校之前,在老師和同學的眼里,他是一個“煩心學生”:性格外向,腦瓜很靈,特長眾多。但他膽子大,脾氣倔,紀律散漫,常鬧事,對人傲慢無禮,沒有好朋友,學習習慣不好,學習態度不端正,不肯踏實努力做事,故成績平平。

  一面是見多識廣的聰明表現,一面是平平無奇的學習成績;一面是開朗外向的性格,一面是沒有朋友的寂寞。長期的心理需要得不到滿足,使得小小年紀的李某出現了嚴重的心理失衡。一天到晚,他不是與人唇槍舌劍,便是幸災樂禍。

  他認為與別人對抗得越激烈,他越能享受到快樂。為此,老師和家長給他找了一些有關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書,想讓他看后能正確認識自己的錯誤,不料,他自己的問題倒沒發現,老師、同學的問題倒看出一大堆,時時以高標準要求他人,指出他人種種“不善待”自己的地方。他像一只刺猬,時時張開尖銳的硬刺,不斷傷害別人,保護自己。

  案例分析

  造成李 某“心理失衡”以致難以合群的個性,其原因是多方面的。主要有:

  1、祖輩的無原則溺愛。平日里李 某一直由爺爺奶奶照管、教育。爺爺奶奶對孫子總是過于寵愛、放任的,凡事都依李某,于是李某在家一直處于以自我為中心的氛圍中,所以他來到學校后,也認為凡事都要依他,誰都得聽他的,稍有不如他意,就肆意指責對方,因此經常與同學發生沖突,差不多每天都有“投訴”,故同學們不敢與他交朋友。

  2、父母的教育方式不當。李 某的父母經常在外,沒有盡教育的責任,偶爾回家聽到班主任的“告狀”,大多采用恐嚇、打罵的方式。當孩子犯了錯誤,他們往往先大聲訓斥,接著就是一頓痛打,從來不和顏悅色地與孩子講道理。李某的種種舉止可以折射出其父母的教養行為。

  3、被攻擊者的消極反應。當李 某攻擊同伴時,大多數小朋友表現為哭、向老師“告狀”等消極行為。根據帕特森等人的研究發現,當一個兒童猛沖過去,去搶另一個兒童的玩具時,若被攻擊者做出哭、退縮或沉默的反應,那么這個兒童還會以同樣的方式去對待別的兒童。也就是說,消極的反應強化了李某的攻擊性行為。

  我們的轉化方案

  1、引導小李正確與人交往,發展良好的人際關系

  2、堅持正面教育,慎用懲罰手段

  3、避免家庭教育方式的負面影響

  家長的情緒、言行是影響孩子情緒的主要因素。為此,我們告訴家長:恐嚇、打罵不但對孩子的發展沒有絲毫作用,而且會使父母與孩子之間產生隔閡。父母與孩子關系緊張導致孩子故意不聽家長的話,借此表示對家長的反抗,而家長則常常以打罵脅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。李某如果長期受這種教育方式的影響,言行必定會有父母的影子,動輒張口罵人、動手打人,最終形成暴躁的性格。我還與家長達成共識:改變李某的攻擊性行為需要耐心和毅力,“不可救藥”“無法挽回”等悲觀想法是不可取的應有信心。

  此外,我們還教會李某正確表達自己的內心情感,大膽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攻擊他人的原因。在摸清孩子情感狀況的基礎上,多進行一些游戲,多與孩子交談,以幫助孩子釋放自己地不良情緒,獲得心理上的滿足。

  收獲感悟

  現在李 某的脾氣有明顯好轉,基本上能克制自己急躁的情緒,同學關系也相處得較好,學習成績也進步了。平時還能主動與我們講心里話。

  啟示:

  1、轉變“煩心學生”需要有堅忍不拔的精神。“煩心學生”的思想、心理、行為習慣已造成偏差定勢,要轉變并非易事;況且其轉變是反反復復的。為此,我們在轉變“煩心學生”的過程中,要充滿信心,咬定青山不放松;同時,我們在轉變過程中要有“四個心”,即對學生要有愛心,生活上要多關心,處理矛盾要當心,做思想工作要細心。

  2、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必須緊密結合,形成合力。“問題學生”的出現與家庭環境和家庭教育有著密切的關系,因此對他們的轉化必須得到家長的支持和配合。同時,我們要求家長努力改善家庭環境,改進教育方法,與教師通力協作,盡快促使“問題學生”的根本轉變。

  3、教育學生要因人而異。學生品德過錯行為的性質和程度不同,他們的年齡、性別、個性、喜好不同。因此,我們應根據其過錯的程度和個性特點采取靈活的方式、方法進行教育,不能一概而論。

 

在線咨詢

QQ在線客服

電話咨詢


二維碼掃一掃